农大新闻

农大新闻

农大新闻

第二十一次暑期教学改革研讨会召开

发布时间:2009-08-30 点击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石庆华黄路生徐兰宾王华林上官新晨潘晓华陈金印等出席

        8月28、29日,天博·(中国)官方网站在象山召开第二十一次暑期教学改革研讨会。会议围绕教研室建设、师德师风教风考风建设、“质量工程”建设、实验室资源共享机制四个主题进行了讨论。校党委书记石庆华、校长黄路生、副校长上官新晨、潘晓华分别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。

        副校长潘晓华主持会议开幕式。原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上官新晨简要回顾了2007年以来天博·(中国)官方网站的教学工作,并对今后如何加强教学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: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教学工作地位,切实重视办学质量;二要继续构建实施质量工程的联动机制,抓好项目的申报与建设;三要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,强化育人为本的观念;四是要探索师德师风建设机制,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;第五是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,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;第六要切实重视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,扩大优质教学资源的受益面。

        会上,全国教学名师杜天真作了《师徳——立教之本》、督导组组长王唐生作了《进一步提高天博·(中国)官方网站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》的专题发言,招生就业处处长陈文新通报了今年天博·(中国)官方网站招生录取工作情况。此外,王宗德、魏洪义、吴才君、王义华、何火娇、曾志将也先后在大会上发言交流。会议还围绕4个主题进行了分组讨论,三个小组先后向大会汇报了讨论情况。

        29日下午的闭幕式上,石庆华、黄路生、潘晓华分别作重要讲话。石庆华指出,要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,努力实现两个转变;提高教育质量,关键在教师;要加大教学管理力度,提高管理水平。

        石庆华强调,要努力实现教学方法从以教为主向以生为主的转变,教学内容从专业教育向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的转变。教学方法的大改革,可能是今后深化教学改革、质量大提高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。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,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,要拓宽专业基础、增强就业竞争力,并根据市场的需要,调整专业结构,修订好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。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,要重视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,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。要具体落实校领导、院领导听课制度。各个学院要定期研究教学工作,不定期检查学院承担的教学研究项目。教务处、督导组要要加强对学院的教学管理的评价,要督促学院重视教学工作。

        黄路生对师德及校风建设、实践教学工作以及坚持办校以教工为本,教学以学生为本三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。他说,教风学风考风均与师德有直接的、密切的关系;学校不是官场,学校也不是公司,学校应该是一个非盈利性的,产生并传播知识、追求并坚守真理、崇尚并启迪智慧的地方。教学工作的难点和重点还在师资队伍的建设,师德师风即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。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爱心、正直、责任和勤劳的基本品德。要真心爱护学生,尽职尽责,不仅要能够学为人师,而且还要能够行为世范。针对本科实践教学工作,他要求进一步做好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及完善,实践基地即实验大楼、实验中心的规划与建设;与此同时,科学地添置好必需的教学设备并建立好实践教学资源的共享机制。最后,他还就坚持办校以教工为本、教学以学生为本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有关工作。

        潘晓华在讲话中提出了四点要求:第一是把上官副校长分管教学工作时布置的工作切实地抓好;第二是把这次会议的精神落实好,一定要贯彻到今后的教学当中去;第三是真正发挥好学校、学院、教研室三级的作用;第四是把开学初的一些工作切实地做好,具体是三个到位:注册到位、教师到位、教材和教学安排到位。他还强调,要以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宗旨,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抓手,以提高办学质量为主线,着力推进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建设,建立督教、评教和“教”与“学”协调沟通的长效机制,实现教学质量上水平、教学管理出经验、教学研究出成果、教师队伍出名师、大师。

        校纪委书记徐兰宾,副校长王华林、陈金印,校长助理胡春晓、许斌华以及来自全校各单位包括教师在内的9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。本次会议共收到教学改革论文92篇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记者 郭光华)

作者:

责任编辑: